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一线,周克修教授已经奋战了三十二年。“我亲历了美术学院办学发展的全过程,目睹了年轻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,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顺利毕业走上社会。”周克修笑称自己是学校的“老人”,从教三十余载,他用行动践行了教书育人的使命。
坚守师者本心,恪守师德规范
周克修坚守师者本心,要求自己做到: 以身作则、辛勤耕耘、无私奉献,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。他先后承担了《素描》《色彩》《油画基础》等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,并担任本专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,常年超课时量。
从备课到课堂教学、讲解和讨论、示范与实训,考核及总结,每个环节,周克修都尽力做到完美。由于专业的特殊性,他常四节课连上,长久站立是常态。实训课上,他手把手地教学生,逐个对学生示范、辅导、修正、讲解,小结,体能消耗很大。全天课程结束后,他的嗓子沙哑、双腿酸胀,但只要学生有所收获,他便没有怨言。
《色彩风景写生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,任课教师要亚博APP学生外出写生,肩上的责任重大。“我所带的班级学生人数都在30人以上,这些年,足迹遍布赣、皖、湘、浙、桂、闽等地区的乡村,古村落的美丽风景,一桥一树,一溪一屋,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,但要保障这么多学生的人身安全,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,在管理上做到严谨规范实属不易。”
三十多年来,周克修一直带队外出,写生过程中,常常要更换景点,面临长途旅行和爬山涉水的艰苦环境,但他所带的学生从未发生一起事故和差错。
“周老师是一位爱岗敬业、对学生非常用心的老师,除了平时上课负责任,还经常给基础薄弱的学生额外指导。他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。”美术学院教师李海华说到。
以学生为中心,创造性亚博APP教学
“学生获得真才实学,是教师育人的根本。”为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,周克修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。
课堂上,他以学生为主体,有效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,因材施教,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,调动学生充分思考并发现问题,致力于做到诲人不倦。他重视课堂讨论,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、共同收获。“这种紧张又活泼的课堂氛围,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、增强实践能力,还能间接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勤学苦练,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。”周克修说到。
周克修将美育与育人相结合,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,又进行价值引领。他鼓励学生多动手,多观察生活、多参加各类绘画作品展览,多用画笔来表现生活,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,向学生推荐多个艺术学科类的公众号。通过这些公众号,学生观看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,提高了鉴赏能力,开阔了视野。2019年《色彩风景写生》课程中,2018级美术学本科3班和2017级美教专科班王娴嫒、邹莉等十余名学生的写生作品被当地人收藏收购,并获得写生基地与当地文联颁发的获奖证书。2019年12月,由他指导学生参加的第九届“艺德杯”大学生作品展中,龙忆珍、饶熠获得二、三等奖。
此外,周克修还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,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,主动给予关心和帮助,同时,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,热爱党,热爱祖国的信念,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
周克修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,赢得了学生的信任。“周老师授课认真细致,他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将重点知识讲解透彻,讲课时他充满激情,不仅仅教我们专业知识,还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,班上的课堂氛围非常好。”2017级美术教育专科班学生杨胡艺哲评价说。
潜心教学研究,注重内涵提升
在教学研究方面,周克修潜心钻研,聆听其他教师的课程,虚心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,加强对基础课的研究,练就扎实的基本功。自2013年12月以来,他连续受聘参加江西省考试院亚博APP的全省艺术类高考命题工作,并逐渐担当重任,获得了有关领导的认可。
为充实自己,提高业务水平,近年来,周克修利用课余时间自费参观各地举办的高水平画展,调研取经,积累知识。暑期,他前往国外的博物馆参观学习,至今游览了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等数十个国家著名的博物馆,如卢浮宫、奥赛、冬宫等,为所讲授的《油画基础》课程积累了第一手资料。
近三年,他发表在不同专业期刊和参加不同画展的作品有二十多项,版画作品《我家的老屋》、油画《举宏图》获得省级二、三等奖。其中红色题材内容的赣籍开国将军百战图《红色记忆——李夫克将军》,在2019年9月中旬参加全省巡展。
疫情期间,周克修开设并讲授了三个班的三门不同课程。他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,顺利完成了20周的课程。这期间,他让学生欣赏了上千幅高清度的美术作品,还创作了多幅抗疫题材的宣传画,发表在省级文艺媒体上,获得了广泛好评。
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阑珊,几十年如一日,周克修用自己的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学识、仁爱之心感染学生。未来,他将一如往昔,静心育人、静候花开……